D优202
(国审稻2007007,鄂审稻2007010,闽审稻2006G02,皖审稻06010503,浙审稻2005001,桂审稻2005010号,川审稻2004010)
选育单位: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、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
品种来源:D62A × 蜀恢202
特征特性: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。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,全生育期平均155.0天,比对照Ⅱ优838迟熟1.4天,在广西桂南作早稻种植,全生育期126-135天,比对照特优63迟熟4天左右。国标优3级米。
产量表现:2005年、2006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,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4.13公斤,比对照Ⅱ优838增产1.89%。2007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509.68公斤,比对照Ⅱ优838减产3.25%。2004、2005年参加安徽省中籼区试,平均亩产分别为601.65公斤公斤,比对照汕优63增产8.31%,2006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为563.02公斤,比对照汕优63增产7.96%。
适宜区域:湖北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云南、贵州的中低海拔籼稻区、四川平坝丘陵稻区、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,广西桂南稻区作早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