荟甜192
品种审定编号:
闽审玉20190002
湘审玉 20200012
品种主要性状
该品种属鲜食甜玉米单交种。春播出苗至鲜穗采收76天-87天,与对照粤甜 16 号相当。芽鞘録色,叶片浓绿色颖壳绿色,花药绿色。株型半紧凑,株高201.5-224.6厘米,穗位高69.9-84.5厘米。花丝绿色,果穗长筒型,穗长19.9-20.5厘米,穗粗5.0-5.3厘米,秃尖长1.0厘米,穗行数15.5-16.1行,行粒数37.2-38.7粒,黄粒白轴,鲜百粒重40.1-40.3克,出籽率64.9-71.7%。田间表现双穗率 2.4%,空秆率 0.1%,倒伏率0.2%,倒折率0.0%。品质分析:皮渣率23.1%,可溶性总糖14.7%,还原糖9.5%。外观及品尝鉴定85.8分。
适应性:
2017年参加福建省区域试验,鲜果穗平均亩产1182.20公斤,比对照粤甜16号增产5.78%,增产显著。2018年续试,鲜果穗平均亩产1208.08公斤,比时照粤甜16号增产15.74%,增产极显著。两年鲜果穂平均亩产1195.14公斤,比时照粤甜16号増产10.7%。两年田间调査抗大斑病、中抗小斑病、抗锈病、中抗纹枯病、抗茎腐病、抗粗缩病,纹枯病接菌鉴定为感病。
2018 年参加湖南省区域试验,鲜果穗亩产 829.5 千克,比对照增产 3.1%;2019 年续试,鲜果穗亩产 797.8 千克,比对照增产 2.6%;两年区域试验鲜果穗平均亩产 813.7 千克,比对照增产 2.9%。2019 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 868.3 千克,比对照增产 4.0%。大斑病 1.0 级,小斑病 1.0 级,纹枯病 1.0 级,玉米螟 1.0 级。
主要栽培措施
春季栽培注意土壤温度稳定在 12℃以上播种,播种深度 3-5 厘米,足墒下种。与其它玉米采取空间或时间隔离,防止串粉。每亩适宜密度3200株左右。亩总施氮量控制在纯氮18~20公斤,施足基肥,以有机肥为主,亩施氮磷钾复合肥30~35公斤;重施拔节肥和攻苞肥;开花前后增施钾肥,亩用量10公斤。综合防治病虫害。适时采收。
适宜种植区
适宜在福建省、湖南省作春播甜玉米种植。
种植季节
春播般在3月15日至4月15日。